2021年度国家一般课题开题报告之二十六:高校艺术美育助推乡村振兴的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作者: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11月19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国家一般课题“高校艺术美育助推乡村振兴的协同创新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BLA210221)举行了开题报告会。评议专家组由华南理工大学组织部副部长苏健裕教授,新闻与传媒学院段淳林教授、外国语学院钟书能教授、韩金龙教授、李昀教授等五位专家组成。课题负责人周曦博士围绕课题研究背景、选题意义、研究框架、重点难点、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了汇报。专家组认真听取汇报后与课题组成员进行了深入交流,经过细致的质询和研判,形成了如下意见:
1.课题研究紧扣“高校艺术美育助推乡村振兴”这一核心目标,聚焦当代美育改革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具有突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课题基于当代艺术美育理论研究,将艺术案例与美育实证研究相结合,运用综合研究方法,跨学科、多角度、分层次地探索高校艺术美育协同实践机制,研究逻辑结构完整,研究计划系统详实。
3.课题组成员构成合理,具有良好的艺术美育研究基础,责任分工明确,预期研究成果具有较强创新性。
为更好地完善课题研究方案,专家组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性建议:
1. 进一步厘清“高校艺术美育”这一核心概念的基本内容与内涵;梳理“高校艺术美育”、“乡村振兴”、“协同创新机制”三者间的主次与辩证关系;深化对“艺术美育助推乡村振兴”目标的理解,加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艺术美育的新功能研究。
2. 强化问题导向,进一步分类细化。在系统研究当下高校美育及艺术乡建实践现状和困境的基础上,整合关键问题,有序形成切实可靠的艺术美育实施方案、案例。
3. 扎实做好艺术美育实践的试点规划。在调研中分步探索适应不同乡村区域的艺术美育实践路径。拟首先以华南理工大学定点帮扶的孔美村和云县为实践试点,探究多方协同的高校艺术美育实施机制及其共性、差异性和可持续性。
4. 后期应进一步完善高校艺术美育评估体系的建构,确保课程目标与评价体系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5. 建议充分发挥国际合作优势,在为国内美育改革献策建言的同时,力争在SSCI国际期刊发表相关论文,向国外介绍我国高校艺术美育探索成果。利用数字平台建设,形成既指向作品展示又指向美育教学的动态资源库。
专家组经过评议,一致同意通过该项目的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