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急救援服务中心
China Emergency Rescue Management Center
粤港澳跨域教师团队建设的边界阻隔与突破机制研究


2021年度国家一般课题开题报告之三十六:粤港澳跨域教师团队建设的边界阻隔与突破机制研究

 来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11月27日,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赵敏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粤港澳跨域教师团队建设的边界阻隔与突破机制研究”(课题批准号:BFA210066),在惠州龙门县林丰温泉度假村举行开题论证会。会议由中山大学陈昌贵教授主持,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原校长肖建彬教授、深圳大学张兆芹教授、华南理工大学赵庆年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胡中锋教授参加开题论证。专家组听取开题报告后,与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讨论。经认真评议,形成如下意见:
   1.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课题将“边界阻隔”这一组织学的研究范畴引入到粤港澳研究中,发现了新的研究命题与研究视角。从当下粤港澳教师团队建设所遭遇的现实问题出发,从理论上解决了跨域教师团队建设概念不清、原因不明和目标与内容模糊等问题,更新了教师团队研究的概念和范畴。研究不仅将丰富我国跨域教师团队建设理论,也将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跨域教师团队建设方案。
   2. 研究内容具体明确,研究思路清晰。
   课题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般性逻辑思路,首先,提出跨域教师团队建设面临的边界阻隔问题;其次,以边界组织理论、协同论和群体动力理论为基础,探讨粤港澳跨域教师团队的类型、背景条件、建设标准和运作机制;再次,运用混合研究方法,探明粤港澳跨域教师团队建设的边界阻隔表征及作用机理,进而构建粤港澳跨域教师团队建设的内外部突破机制;最后,综合运用效果评估模型对跨域教师团队的建设成效进行全过程评估。总体而言,研究问题层层推进,研究内容环环相扣,研究重点突出,研究思路清晰。
   3.研究方法选用适当。
   课题采用质性与量化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Mixed method)来收集、分析和解释资料。一方面,强调自然情境、意义阐释和归纳逻辑的质性研究方法,对粤港澳城市群跨域教师团队建设的背景条件、内涵、价值与特征有整体把握和深刻理解。另一方面,聚焦理论假设检验与寻找事物变量间相关关系的量化研究方法,以获得粤港澳城市群跨域教师团队建设的边界阻隔的机理与各边界阻隔之间的关系,能够保证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的效度和信度。
   为提高课题研究质量,专家组提出以下建议:
   1.对粤港澳跨域教师团队的概念及研究对象范围进一步界定,对粤港澳跨域教师团队建设的内容和机制需进一步明晰。
   2. 该课题持续三年的时间,调研样本多,问卷发放分布广,因此课题研究存在一定困难,希望课题组成员要坚持不懈,保持对科研的执着热情,认真做好资料收集工作。  
   3. 该课题要顺利结题,任务比较艰巨,希望课题组成员在合理分工,职责明确的前提下,一定要注意团队协作,以大局为重,全力配合好队友齐心协力完成本课题。  
   专家组经过评议,一致同意通过该项目的开题。


Copyright ©2024 中国应急救援服务中心 集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网站后台